#13 英文閱讀焦慮怎麼辦?你其實沒想像中那麼差!
Feb 26, 2025
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?
打開一篇英文長文,但沒多久就開始焦慮,單字不熟,句子好長,最後默默開啟翻譯工具,乾脆直接看中文……
其實,你的問題不是英文不好,而是「閱讀焦慮」!
今天我們來聊聊,為什麼會這樣,以及怎麼克服它。
為什麼看到英文長文就焦慮?
這其實很正常,因為:
-
完美主義心理作祟:怕自己不懂某些字,導致整篇文章都「看不懂」。
-
習慣短內容:我們現在習慣了短影片、短貼文,長篇文章變得難以專注。
-
誤以為「看不懂=能力不足」:事實上,母語者讀難懂文章時也會有障礙,你總有看不懂的中文成語吧?
所以,焦慮不代表你英文不行,而是習慣問題。
怎麼克服閱讀焦慮?
1. 換個方式閱讀
很多人一開始就想「逐字逐句看懂」,結果卡在單字上出不來。不如試試這樣:
- 先看標題和段落大意,猜測文章主題
- 掃過整篇文章,看看大概講什麼,不糾結細節
- 再回頭細讀,這時候可以查不懂的字
這樣,你不會一開始就掉進「單字陷阱」,能更流暢地理解內容。
2. 設定合理目標
你不用要求自己100%看懂,先給自己設小目標,比如:
- 這次只要理解 70% 內容就好
- 不查單字,只靠上下文猜意思
- 每天讀 10 分鐘,培養耐心
讓自己有「成功感」,比一次就想攻克困難文章更有效。
3. 減少對翻譯的依賴
- 先用英文看一遍,再用翻譯對照,而不是一開始就開翻譯。
- 嘗試「雙語閱讀」,看一段英文,再看中文對照。
- 用英文學英文,比如查單字時用英英字典,而不是直接看中文翻譯。
慢慢練習,你會發現不看翻譯也能理解!
4. 換個輸入方式
閱讀文章太累?那就試試先看影片再讀文章!
📺 先看 TED 演講、YouTube 影片,增加背景知識。 再去讀相關文章,這樣會更容易理解。
當你對主題熟悉度提高了,閱讀也會變得更輕鬆!
5. 接受「看不懂」這件事
其實,就算是中文文章,你每個字都懂嗎?
可能也不一定吧?
所以,為什麼對英文要有「全懂」的執念呢?
大膽跳過看不懂的字,試著從上下文猜測,不要讓小細節阻礙你的閱讀流暢度。
Respons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