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 Logo
關於我 電子報 YouTube 課程
登入

#14 如何建立英文腦:你是「翻譯中文」,還是「用英文思考」?

Mar 19, 2025

Hi everyone 👋

很多人講英文,習慣先用中文思考,再翻成英文。

問題不完全是「單字量」,
而是你的思考方式還是中文。

我們來用 3 個日常對話的例子,來看看「英文思維」到底有什麼不同?

1. 形容「好吃」,別只會說 delicious

很多人形容食物時,第一反應是:「這個很好吃」然後直翻 "It's very delicious." (可以理解,但聽起來有點僵硬)

英文的自然表達方式會更強調「感受」或「動作」:


  • This is amazing! (這吃起來超讚!)

  • This is so good! (這真的很好吃!)

  • I love the way this tastes! (我好喜歡這個味道!) 

2. 表達後悔,時態比單字更重要

中文說:「早知道就…」,很多人會直翻成:🚫 If I knew earlier... (這樣的句子在英文中時態錯誤!)

英文的思維是透過「時態」來表達後悔,而不是靠翻譯字詞:

  • I should have studied harder. (我早該更努力讀書。)
  • I wish I had known that earlier. (我希望我早點知道。)
  • If only I had taken that opportunity! (要是我當時把握機會就好了!)

✔ 要表達後悔時,英文通常會使用「過去完成時」(had + 過去分詞) 或「情態動詞 + have + 過去分詞」。

3. 表達「關心」時,不要直接問 Why are you angry?

如果問某人「你為什麼生氣?」直接翻成 "Why are you angry?" (雖然正確,但可能讓人覺得有點咄咄逼人)

英文的自然表達方式會更間接、溫和:

  • What's going on?(發生什麼事了?)
  • Are you okay?(你還好嗎?)
  • Is something wrong?(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?)
  • You seem a bit off today. Is everything alright?(你今天看起來不太對勁,還好嗎?)

✔ 英文更習慣從「事件」切入,而不是直接問對方的情緒狀態,這樣聽起來更有關心的感覺。

如何培養「英文思維」?

如果你想讓英文變得更流暢,記住這幾個重點:

  • ✅ 別執著於逐字翻譯!
中文跟英文的表達方式不一定完全對應,所以不要硬找「最接近的單字」,而是試著理解句子的邏輯。
  • ✅ 多觀察母語人士怎麼說!
影集、YouTube、Podcast,甚至社交媒體上的留言,都是很好的學習資源。注意他們怎麼表達相同的意思,而不是只背單字。
  • ✅ 學「片語」而不是「單字」!
與其死記一個單字的意思,不如學習它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。例如:「後悔」不是只背 regret,而是學會 I should have…、I wish I had… 這些更自然的表達方式。

當你掌握了這些技巧,
你會發現:說英文不再是「翻譯」,而是自然而然地表達,你也就建立了英文腦。

P.S. 有英文問題?職場或自學都歡迎:點這裡留言

P.P.S 朋友轉寄這封電子報給你?點這裡訂閱!

 

 
 

Responses

Join the conversation
t("newsletters.loading")
Loading...
#19
Hi everyoen, 上週我一個大學同學突然傳訊息給我,我們已經好幾年沒見了。 他說最近工作終於比較不忙,我原本以為他只是閒聊,沒想到他下一句說: “Hey, I wanted to tell you — I’ll be visiting Taiwan in July!” 看到這句我超開心,但英文老師職業病,同時我也忍不住想問大家: 他現在才說啊!為什麼要用過去式「wanted」?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棒的問題。 而答案,也剛好說明了英文的時態,不只是文法,更是一種語氣。 「I wanted to tell you…」不是文法錯,是禮貌更到位 英文裡,當我們想表達一個請求、想法、或是準備要開口說的事,用過去式,會讓語氣更婉轉、更有禮貌。 ➡️ 你可以把這種說法想成中文裡的: 「我本來想跟你說…」 「我剛剛在想說…」 它不是真的時間在過去,而是讓你說話的時候,聽起來更溫...
#17 想要聽懂英文對話?先學會「聽到」
Hi everyone 👋 最近有位讀者在工作上遇到英文困難。 他說: 「開會的內容其實不難,可是整段講完大概三十秒,我聽完腦子就一片空白,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進到下一段了。」 像這樣的狀況,我真的聽過太多次。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,那問題可能不是「英文太差」,也不是「記憶力不好」,而是你還沒習慣用對的方式去聽英文。 問題不在你「聽不懂」,而是你沒有「聽到」 很多人聽英文是靠「抓關鍵字」在拼湊意思。 比如說,開會時有人說: "I think we should probably touch base with the client before finalizing the numbers." 很多人可能只聽到 client、finalizing、numbers,然後大概猜「是不是要處理客戶資料?」但整句話的主詞動詞、語氣和細節其實都沒進腦袋。 這是以前考英文聽力的習慣:聽到三...
#18 外師總說 Excellent,但我英文感覺沒進步?該怎麼辦?
很多人學英文的時候,都有過一樣的想法: 「我是不是該找個外師練口說?」「多開口講英文,是不是就能進步?」 這個念頭,其實很合理。 但很多人嘗試之後,卻發現一件事——講很多,不代表真的會講了。 我們來看一個真實案例,是一位粉絲 Benny 寫給我的: 🗣️ Benny 說: 「我上外師一對一的課,每次都主動說想練口說,但只要我卡住、句子說得不太對,外師也只是笑笑說:Excellent! 然後繼續今天的內容。我感覺沒什麼被糾正,也不知道我講的到底是不是自然的英文。」 其實,Ben 描述的現象很多學生跟我講過。 其實這背後有個很常見的學習陷阱,很多同學會不小心掉進去: 你「迴避」了真正該練的英文 當我們學英文時,只要碰到不確定的句子、不太熟的說法,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想避開。 想不到句子,就用單字硬湊 不確定文法,就說最簡單的版本 甚至有時直接換話題、不講了 這種「迴避...
報名須知 使用者條款 會員權益

Join Our Free Trial

Get started today before this once in a lifetime opportunity expir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