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19
Hi everyoen,
上週我一個大學同學突然傳訊息給我,我們已經好幾年沒見了。
他說最近工作終於比較不忙,我原本以為他只是閒聊,沒想到他下一句說:
“Hey, I wanted to tell you — I’ll be visiting Taiwan in July!”
看到這句我超開心,但英文老師職業病,同時我也忍不住想問大家:
他現在才說啊!為什麼要用過去式「wanted」?
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棒的問題。
而答案,也剛好說明了英文的時態,不只是文法,更是一種語氣。
「I wanted to tell you…」不是文法錯,是禮貌更到位
英文裡,當我們想表達一個請求、想法、或是...
Apr 17, 2025
#17 想要聽懂英文對話?先學會「聽到」
Hi everyone 👋
最近有位讀者在工作上遇到英文困難。
他說:
「開會的內容其實不難,可是整段講完大概三十秒,我聽完腦子就一片空白,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進到下一段了。」
像這樣的狀況,我真的聽過太多次。
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,那問題可能不是「英文太差」,也不是「記憶力不好」,而是你還沒習慣用對的方式去聽英文。
問題不在你「聽不懂」,而是你沒有「聽到」
很多人聽英文是靠「抓關鍵字」在拼湊意思。
比如說,開會時有人說:
"I think we should probably touch base with the client before finalizing the numb...
Apr 10, 2025
#18 外師總說 Excellent,但我英文感覺沒進步?該怎麼辦?
很多人學英文的時候,都有過一樣的想法:
「我是不是該找個外師練口說?」「多開口講英文,是不是就能進步?」
這個念頭,其實很合理。
但很多人嘗試之後,卻發現一件事——講很多,不代表真的會講了。
我們來看一個真實案例,是一位粉絲 Benny 寫給我的:
🗣️ Benny 說:
「我上外師一對一的課,每次都主動說想練口說,但只要我卡住、句子說得不太對,外師也只是笑笑說:Excellent! 然後繼續今天的內容。我感覺沒什麼被糾正,也不知道我講的到底是不是自然的英文。」
其實,Ben 描述的現象很多學生跟我講過。
其實這背後有個很常見的學習陷阱,很多同學會不小心掉進去:
你「迴避」了真正...
Apr 10, 2025
#16 提升多益成績,還是提升英文能力?你需要先想清楚
Hi everyone 👋
今天要來聊聊一個很常見的問題:
「我準備多益考試好久了,刷了很多題,但分數還是卡在某個範圍內,該怎麼辦?」
這是一位讀者的來信,他多次參加多益考試,但成績始終停滯在 500 分左右,最高聽力 340 分、閱讀 220 分,甚至有時候還掉到 400 多分。
他的困擾包含:
單字、文法都覺得不足
閱讀的長篇文章看不完,雙篇、三篇文章時間根本不夠
聽力分數一直卡在 300 多分,難以突破
嘗試過大量刷題,但錯題需要花很多時間檢討,感覺沒效率
先想清楚你的目標:是多益高分,還是英文進步?
這兩者的準備方式不同。
如果你的目標是提升多益成績,那麼...
Mar 27, 2025
#15 你知道這些東西的英文怎麼說嗎?
Hi everyone 👋
本週我收到了一位讀者的提問:
「要怎麼樣增加生活英文字彙?通常專業上的都沒問題,但是生活上遇到的用品…等,反而很多都不知道。」
這是很多人的痛點——專業英文 OK,但日常生活中的小東西,反而說不出來。那要怎麼每天自然地增加生活單字,不用背、不用死記呢?試試這 2 個方法!
1. 看 Vlog,跟著影片學生活單字
你看過 "A Day in the Life" 的影片嗎?
這是一種 Vlog 類型,影片主角會分享他們一整天的日常,包括早上習慣、上班、吃飯、運動等。
這類影片很適合學習生活英文,因為它們充滿了「真實對話」和「日常用語」。
✅ 怎麼搜尋適合你的影片?...
Mar 19, 2025
#14 如何建立英文腦:你是「翻譯中文」,還是「用英文思考」?
Hi everyone 👋
很多人講英文,習慣先用中文思考,再翻成英文。
問題不完全是「單字量」,
而是你的思考方式還是中文。
我們來用 3 個日常對話的例子,來看看「英文思維」到底有什麼不同?
1. 形容「好吃」,別只會說 delicious
很多人形容食物時,第一反應是:「這個很好吃」然後直翻 "It's very delicious." (可以理解,但聽起來有點僵硬)
英文的自然表達方式會更強調「感受」或「動作」:
This is amazing! (這吃起來超讚!)
This is so good! (這真的很好吃!)
I love the way this tastes...
Mar 19, 2025
#13 英文閱讀焦慮怎麼辦?你其實沒想像中那麼差!
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?
打開一篇英文長文,但沒多久就開始焦慮,單字不熟,句子好長,最後默默開啟翻譯工具,乾脆直接看中文……
其實,你的問題不是英文不好,而是「閱讀焦慮」!
今天我們來聊聊,為什麼會這樣,以及怎麼克服它。
為什麼看到英文長文就焦慮?
這其實很正常,因為:
完美主義心理作祟:怕自己不懂某些字,導致整篇文章都「看不懂」。
習慣短內容:我們現在習慣了短影片、短貼文,長篇文章變得難以專注。
誤以為「看不懂=能力不足」:事實上,母語者讀難懂文章時也會有障礙,你總有看不懂的中文成語吧?
所以,焦慮不代表你英文不行,而是習慣問題。
怎麼克服閱讀焦慮?
1. 換個方式閱讀
...
Feb 26, 2025
#12「安排會議」到底該用 arrange, schedule 還是 hold?
Hi everyone 👋
許多人在用英文表達「安排會議」時,常常不確定該用 arrange, schedule, 還是 hold。
這三個詞的意思不同,不太能隨意替換。基本差異如下:
Hold a meeting:強調「舉行」或「主持」會議。
Arrange a meeting:強調「安排細節」,如時間、地點。
Schedule a meeting:強調「確定時間並登記行程」。
情境: Alice 和 David 在討論安排會議的時間與細節
Alice: Hi David, we need to discuss the new project. Can you arrange a...
Feb 19, 2025
#11 沒環境講英文,英文能進步嗎?破解無英語環境的迷思
Hi everyone 👋
想學英文,但不知道怎麼開始...
最近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,分享了許多我們都很熟悉的困擾:
想建立每天學習英文的習慣,但不知從何開始
身為上班族(同時是準媽媽),只能利用午休時間學習
學習目標很明確:不是為了考試,而是想在生活中活用英文
雖然有基礎文法,但單字量不足,導致信心不足
一直找不到適合的教材和方法
在台灣土生土長,我如何學好英文?
我從小到大都在台灣讀普通公立學校 — 萬興國小、政大附中國中部和高中部。
而且,我從小學六年級之後,就沒有補英文、沒請家教()。
但我的英文能力是怎麼來的?答案很簡單:大量看英文電視。
是的,就是靠著大量的英語聽力輸入,...
Jan 16, 2025
#10 找到你的英文養分:讓英文自然融入生活
Hi everyone 👋
請問,你的日常英文來源在哪裡?
- 「老師,我想加強英文!」
- 「好啊!那你平常有接觸什麼英文內容嗎?」
- 「呃...沒有耶...」
這種情況就像是想要健身但完全不攝取蛋白質一樣!在學習英文的道路上,找到適合自己的「養分來源」是成功的關鍵。
找到你的「英文養分」
英文養分就是那些能夠持續滋養你的英文能力,又能讓你感到愉悅的內容。它不應該是一種負擔,而是融入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Kevin 的「英文養分」
讓我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。我的英文學習之路是從娛樂開始的:
小學開始看《辛普森家庭》
國中開始追《實習醫生》(當時我以為醫生私生活都很複雜)
高中看完...
Jan 09, 2025
#10 手機成癮?我的一週「戒斷」實驗
今天的內容跟英文沒關係,而是分享一些我最近的觀察。
近期,我覺得自己滑手機的次數有點太多。
排隊的時候滑,等公車的時候滑,甚至連上廁所都在滑。好像只要有空檔,手就會自動伸到口袋裡...
我前陣子突然意識到:「我到底在滑什麼啊?」這些零碎的時間都跑去哪裡了?
於是我做了個簡單的實驗:
在等待時,我選擇不滑手機
試著讓自己安靜地發呆
上廁所時,不再帶手機進去(結果上廁所時間減半)
上星期陪阿嬤去復健,我也堅持不滑手機,就坐在那裡觀察周圍的人。
果然,幾乎所有人都在低頭滑手機。
唯一的例外是那些看起來 75 歲以上的長輩,他們似乎真的對手機興趣不大,或者根本不需要它。
那一瞬間,我突然有一...
Dec 27, 2024
#9 別再浪費時間背單字了!除非你還是學生
Hi everyone 👋
如果你已經不是學生了,真的不需要再強迫自己背單字。
為什麼?因為你可能遇到這些情況:
背了一堆單字,卻在需要用的時候想不起來。
更糟的是:就算記住了,用出來的句子卻讓人聽起來很奇怪。
這是因為單字的使用,往往要看他的前後文搭配使用。
讓我們看看一些例子:
"sensitive" 常被誤用。有些人想表達「他對這件事很敏感」,就寫 "he is sensitive about this thing",聽起來卻像在說「他對這件事很傷心」。正確的用法應該是 "he is sensitive to this issue"(他對這個議題很敏感)。
"determine"...
Dec 23, 2024
免費電子報
立即獲取我的英文學習技巧,避免同學常犯的英文錯誤。
隨時取消訂閱